今年的小青柑是从八月初开始做的,果子一天比一天大,所以做小青柑是人和时间赛跑的,拖一段时间就成二红柑(果皮有红有绿)了。
今天是8月28日,鲜果大概是我手里这般大(我的手比较小,还漏财)
对外加工的柑果 原料是按鲜果重量来算。最近的情况,约6kg鲜果可以做成1kg的柑普壳。
采来的青柑先过洗果机,洗干净。人工费贵,能用机器的地方大家都愿意试试机器。
洗干净后挖果肉,挖果是一道很废人工的工序,厂长介绍,一个阿姨一天挖40斤,机器一小时可以挖100斤,我对比了下挖果净度,其实很接近,呵呵。只不过挖果机发明不久,还不是很成熟,偶尔会出小毛病,时不时需要师傅来调试。好在机挖果的废果率并不高。
小青柑自动挖果机/小青柑自动开果机
挖果机操作简单、安全。
青柑里挖出的果肉一般都遗弃掉,红柑里挖出的一部分被拿去做酵素...另一些也遗弃掉...谁想个办法来利用下。 想看机器挖果视频的朋友可以加V号 cpzj500。
挖完果的青柑。挖果这件事上,青柑不比红柑。红柑的果肉已经松开,可以整个取出,青柑还在生长初期,果肉与果皮紧紧相连,挖果非常费劲。如果挖不干净,成品柑普就会带有柑的苦味,回忆一下吃柑的时候吃到过的苦味。
接下来是杀青,青柑用蒸气蒸热,失去大部分活性,看起来变蔫了。也有少数人选择不杀青,但是味道太青烈,不如杀过青的,但不杀青更利于后期存放陈化,这种茶就得存起来慢慢喝,年份越久越好。
杀青后的柑就可以填装茶叶了。填装机器也发明出来了,但是尚不成熟,效率没有明显提升,且填装不够紧实,成品中的茶叶容易脱落。现在大多数还是人工填装,大多是来自当地的阿姨。目前填装量最大的茶是普洱熟茶,也有红茶、白茶等。
自家父母在装茶,少量,存起来没三五年都不会喝的,直接上手装,很扎手的,所以批量一定要带手套装的。
下图的普洱熟茶就是用来填装柑普的,据了解,用料比以前好了很多。我看着嫩度确实不错,但是茶料普遍都比较新。
填装以后就可以放入烘房。这一步就是“干燥”,有生晒、有半生晒、电热烘等做法...各有各的风味。
不同的工艺做出来的柑普,无论从外观还是滋味香气都会有明显差别,大家还在不断的做实验,去找到的“甜、滑、香、酸、形”中的新平衡。
下面是一个8月底偏大的鲜果重量,做成柑普以后,体积会收缩成下下图那么大。
干的果皮重量所剩不多,这还是装满茶叶的。
陈皮称宝集久益香,称宝集新会陈皮/柑普茶微信号(cpzj500)
此文由 【陈皮】新会陈皮_小青柑柑普茶_正宗新会陈皮的功效与作用 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首页 > 柑普茶 » 常规的柑普茶制作(小青柑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