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我红柑索我歌,狂柑不饮奈柑何。
大崖山下无人寄,日尽千瓢舞破蓑。
这是明代大儒、新会名人陈白沙提到有关新会柑的一首诗词。赠送我大红柑要我歌讼赞美它,这么好的大红柑你不去了解食用饮用它,它也只是个柑橘而已。正如大崖山下无人祭的哀思亡灵,只能依稀看见日益不见的江水以及的日渐破旧的帆、日渐破旧的船、日渐破旧的蓑衣,这样一番没有生机的景象。
出自《陈白沙集◆卷六》《送柑答之》
新会柑皮
同样描写新会柑的诗词还有:
《陈白沙集◆卷八》古风歌行《题马默斋壁》:“屋后青山屏翳合,前绿树烟花匝。主人闭门履不纳,跏趺明月光绕榻。客来问我笑不答,但闻山莺啼恰恰。橙橘盈园野芳杂,门外一江深映合。四时八风谁管押,烟飞雾走龙腾甲。拙者孤舟持酒,成化十年甲午腊。”
这首诗写于明成化十年,描写了橙橘盈园的生机景象,及他置身果园中的快乐场景。
《陈白沙集◆卷八》七言律诗《玄真送柑》:“溪园十月摘黄柑,岁月将穷致小篮。绕膝痴孙高起舞,隔年乳酒正开坛。色香本出梨之右,风味真无岭以南。不惜霜根传yao圃,白头还解荷长镵。”
这里生动详细描写了新会十月摘柑的情景。现在的新会亦是在农历十月左右摘柑。“不惜霜根传yao圃”也说明新会柑新会陈皮早在明代就已作yao用。
陈白沙纪念馆
陈白沙本名陈献章,字公甫,号石斋,又号病夫、白沙子、碧玉老人、石翁,因公元1428年生在广东新会县白沙里(今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白沙街道),故被世人尊称为“白沙先生”,明朝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书法家、诗人,明代心学的奠基者,广东唯一一位从祀孔庙的大儒 ,后世尊为“圣代真儒”、“圣道南宗”、“岭南一人”。
心学发端于宋代陆九渊兄弟,集大成于明代王阳明。明代心学两大代表人物,一则王阳明,一则陈白沙,相比前者在中国的尽人皆知,陈白沙这个名字却是令听者陌生的。
因在儒家心学上做出的突出成就,万历二年(1574年)明神宗特此下诏修建白沙祠,赐额联、祭文及肖像。
万历时三年(1585年)再次下诏,令陈白沙以翰林检讨身份入祀孔庙,成了明代入祀孔庙四人之一,也是历史上岭南地区唯一享此殊荣之人。
江门正派
陈白沙20岁参加乡试考中举人后,便赴江西抚州临川投身于当时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吴与弼门下,随吴先生研究学问。由于学问上颇有天赋,很快便受到吴先生赏识,他一边受着吴先生的启发,一边又萌生出许多新的思想。次年拜辞吴先生回到乡里时,他便在新会白沙里搭建了一间书舍,继续潜心于攻读儒学。
这一读,便是漫长的十年。十年前他在书舍设馆教学,十年后他的不少学生都成了国之栋梁,名臣如湛若水、梁储等都是他的入室弟子,由此形成江门学派。此时的陈白沙声名远播,在心学上的成就更是斐然。
陈白沙祠:崇正堂
时至今日,陈白沙在江门地区依然颇具知名,陈白沙祠也被视作当地首屈一指的文化景点。江门地区在明清两代的文化繁荣都基于陈白沙,这位岭南大儒对明清两代岭南文人的精神取向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陈白沙辞世后的近四百年,同为江门新会人的梁启超,不止一次提到自己曾深受陈白沙的影响。
作为梁启超景仰的乡贤,陈白沙几乎影响了他的方方面面,从早年耳濡目染的文化熏陶、儒家心学思想的启迪,到后来的文化新星、近代民族的尺度,都能看到陈白沙的影响。
陈皮称宝集久益香,称宝集新会陈皮/柑普茶微信号(cpzj500)
此文由 【陈皮】新会陈皮_小青柑柑普茶_正宗新会陈皮的功效与作用 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首页 > 新会陈皮 » 遗我红柑索我歌,狂柑不饮奈柑何